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一分鐘搞懂調式(Modal)爵士

by 林華勁
自 咆勃到硬式咆勃一路走來,爵士玩家們的遊戲主軸就是挑戰各種調性二五和弦行進的迷宮。在薩克斯風手John Coltrane端出專輯《Giant Steps》後,這個遊戲來到魔王級的關卡。迥異於自標準曲以來的四度和弦行進,Coltrane在此輯的同名曲”Giant Steps”和”Countdown”設計的「Coltrane Changes」以大三度分割五度圈的概念上下繞行,為和弦密集串接的作曲方式帶到超高難度境界。
為 了清楚的用旋律交代和聲走向,密集的和弦串對於即興者的旋律發展來說其實造成相當大的障礙。此時,鋼琴家/理論家George Russell的著作《Lydian Chromatic Concept of Tonal Organization》開啟了一個新方向。此書的精神在於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和弦,不再僅僅視為功能性作用,而可獨立對應至不同的音階,讓和弦擁有更豐 富的聲響。小號手Miles Davis嗅到風向改變的時機,其號稱爵士樂迷荒島唱片第一名的專輯《Kind of Blue》是完整呈現調式概念的經典之作。

此 輯首軌“So What”是最基本的調式作曲方式,和聲節奏非常緩慢,一個小和弦(在此曲中僅有Dm7和Ebm7)可維持8小節甚至16小節才換下一個和弦。非常開放性 的結構讓音樂家不需急於應付變換快速的和弦,可以盡情思考旋律的可能性。面對同樣的小和弦,每個音樂家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想法,Miles中規中矩的使用 Dorian音階,薩克斯風手John Coltrane則大膽的運用旋律小音階,創造更刺激的聲響。同類型和聲節奏緩慢的作品,亦可見於鋼琴家Herbie Hancock的”Maiden Voyage”、薩克斯風手Joe Henderson的”Inner Urge”。
和聲節奏緩慢的作曲絕非調式爵士的唯一可能性。進階的 調式作品可在維持相同低音的同時改變上面的和聲結構,進而變化出不同的調式,如John Coltrane的”Naima”。Wayne Shorter則偏好上聲部結構類似,但根音不停變換造成和聲節奏較為密集的作曲方式,例如”Speak No Evil”、”Dance Cadaverous”。而有的作曲則刻意選用特殊的音階製造衝突感或是異國風情,例如薩克斯風手Jackie McLean以全音階構築的”Isles of Java”與Coltrane利用Phrygian音階所譜的” Olé”。有的作品則採用在不同段落間,以調式和調性和弦連接交錯的混用型態,諸如Hancock的”One Finger Snap”和Henderson的”Recorda Me”。
即興上來說,音樂家開始大量採用對應音階的音程語彙如四度、五度或更大跳的音 程排列,加上五聲音階的各種變化做為旋律,增加刺激性。而樂曲的開放性則讓音樂家有更多以節奏變化、音符密集度、音量起落、甚至以激烈音色演奏的方式進行 情緒堆疊、建構張力的可能。這樣的即興方式不但奠定後咆勃(Postbop)音樂的根基,其對和聲的解放更與隨後而來的自由爵士息息相關。調式爵士的問 世,確實為爵士樂歷史樹立一個新的里程碑,點亮60年代音樂的諸多可能性。

建議聆聽:
John Coltrane《Giant Steps》、《Olé》
Miles Davis《Kind of Blue》
Herbie Hancock《Empyrean Isles》
Wayne Shorter《Speak No Evil》
Joe Henderson《Inner Urge》、《Inner Urg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