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Alban-Lotz Quintet

2015/11/6 @ 文水藝文中心

Ryohei Kishimoto Quartet

9/13 21:30 @ Lyo Bistro

Norbert Wallner Quartet

7/22 @ 方舟

Duology

想想人文空間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下半年爵士新作品精選,清新亮相!

2015年的下半年,我同樣在兵荒馬亂、焦頭爛額中度過了。不過還是沒有忘記給個下半年的精選專輯清單讓大家參考!此外,在下一期的【爵式生活誌】,我會更詳細地和大家討論我心目中的2015年Top 10爵士專輯!!
Amir ElSaffer - Crisis
小號手Amir ElSaffer是伊拉克父親和美國母親所生,他的作品也同樣尋本溯源地演奏中東色彩濃厚的聲響。鼓手Nasheet Waits的鼓技十分有震撼力,是我下半年最喜歡的作品。

Randy Brecker - Randy Pop!
小號老爹Randy Brecker審視從70年代迄今的流行音樂旅程,非常推薦!詳情請見我在KKBOX的文章:https://www.kkbox.com/tw/tc/column/reviews-54-2186-1.html

Maria Schneider - The Thompson Fields
師事於Gil Evans、Bob Brookmeyer兩大編作曲超級大師,Maria Schneider的大樂團也早已是當代經典。今年的作品同樣豐富、纖細、層次變化多端。

Pat Metheny - Hommage a Eberhard Weber
由 吉他手Pat Metheny擔任主要編曲和製作,向他70年代的老夥伴德國貝斯手Eberhard Weber致敬的作品。根據"Weber指定代打"Scott Colley的說法,Metheny結合音樂和影像的創作方式非常困難而有挑戰性。音樂上來說非常深邃優美,值得一聽。

Romain Pilon - Magic Eyes
這位法國吉他手先前即已經找過當紅的薩克斯風手Walter Smith III合作,今年再加碼另找Ben Wendel雙管齊下。聽兩個薩克斯風對話真的很刺激,而一些Pilon自己以三重奏呈現的曲目也很棒。

Liberty Ellman - Radiate
同 樣是吉他手的專輯。當初知道這位吉他手是因為他參與了另一位吉他手Joel Harrison用奇妙的弦樂四重奏加兩把吉他向鼓手Paul Motian致敬的作品。Ellman經常和Henry Threadgill的Zooid樂團合作,他的創作和Threadgill一樣,有很多艱澀的和聲及節奏概念。

Jen Shyu - Sounds And Cries Of The World
Jen Shyu的父母是高雄人,但是她本身其實是在美國長大。她很擅長結合歌唱、東方傳統器樂和表演藝術,演出有時候很靜謐,有時候很有爆發力,是我非常喜歡的 當代歌手之一。她的錄音廠牌是發行非常多前衛作品的Pi Records,加上Amir ElSaffer 的Crisis與Liberty Ellman的Radiate,下半年我共選了三張Pi Records的出版....請大家適度調整耳朵 :P

Kneebody & Daedelus - Kneedelus
相較於先前Kneebody的作品,其實這張我比較沒有那麼愛,因為少了點屬於爵士樂的高潮起伏。不過現在愈來愈多這種電子和爵士樂結合的作品,這次Kneebody合作的對象是Brainfeeder廠牌的Daedelus,還是蠻有聽頭的。

Yuhan Su - A Room of One's Own
出身台灣現居紐約的鐵琴手蘇郁涵的第二張專輯,聽起來又比第一張成熟許多。作品中有許多樂章式的段落連接,讓曲目更顯張力。在聽她帶樂團來台灣的演出時,覺得小號手Matt Holman聽起來相當受Kenny Wheeler影響,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新星。

Gonzalo Rubalcaba - Charlie
對 古巴鋼琴家Rubalcaba來說,貝斯手Charlie Haden是個亦師亦友亦伯樂的關係。在Haden辭世後,Rubalcaba集結他們曾一起演奏的曲目,邀請吉他手Adam Rogers、薩克斯風手Will Vinson和鼓手Marcus Gilmore來詮釋,"Haden指定代打"則是Matt Brewer。非常溫暖、舒服的一張作品。
然後不曉得為甚麼,對於這張作品Rubalcaba超低調的,網路幾乎找不到任何相關資料 (僅Rubalcaba網站上有)....但是iTunes還是買的到喔XD。

其 他推薦的還包括:Michael Gibbs & Bill Frisell - Play a Bill Frisell Set List、Ben Monder - Amorphae、John Hollenbeck - Songs We Like a Lot、Gilad Hekselman - Homes、Dave Douglas - Brazen Heart、Kendrick Scott Oracle - We Are The Drum、Tim Berne - You've Been Watching Me、Christian Scott - Stretch Music、Yaron Herman - Everyday、Shai Maestro - Untold Stories、Joel Harrison - Spirit House。
沒有看過上半年推薦的朋友請參照此處:2015上半年爵士新作品精選,火辣出爐!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一分鐘搞懂調式(Modal)爵士

by 林華勁
自 咆勃到硬式咆勃一路走來,爵士玩家們的遊戲主軸就是挑戰各種調性二五和弦行進的迷宮。在薩克斯風手John Coltrane端出專輯《Giant Steps》後,這個遊戲來到魔王級的關卡。迥異於自標準曲以來的四度和弦行進,Coltrane在此輯的同名曲”Giant Steps”和”Countdown”設計的「Coltrane Changes」以大三度分割五度圈的概念上下繞行,為和弦密集串接的作曲方式帶到超高難度境界。
為 了清楚的用旋律交代和聲走向,密集的和弦串對於即興者的旋律發展來說其實造成相當大的障礙。此時,鋼琴家/理論家George Russell的著作《Lydian Chromatic Concept of Tonal Organization》開啟了一個新方向。此書的精神在於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和弦,不再僅僅視為功能性作用,而可獨立對應至不同的音階,讓和弦擁有更豐 富的聲響。小號手Miles Davis嗅到風向改變的時機,其號稱爵士樂迷荒島唱片第一名的專輯《Kind of Blue》是完整呈現調式概念的經典之作。

此 輯首軌“So What”是最基本的調式作曲方式,和聲節奏非常緩慢,一個小和弦(在此曲中僅有Dm7和Ebm7)可維持8小節甚至16小節才換下一個和弦。非常開放性 的結構讓音樂家不需急於應付變換快速的和弦,可以盡情思考旋律的可能性。面對同樣的小和弦,每個音樂家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想法,Miles中規中矩的使用 Dorian音階,薩克斯風手John Coltrane則大膽的運用旋律小音階,創造更刺激的聲響。同類型和聲節奏緩慢的作品,亦可見於鋼琴家Herbie Hancock的”Maiden Voyage”、薩克斯風手Joe Henderson的”Inner Urge”。
和聲節奏緩慢的作曲絕非調式爵士的唯一可能性。進階的 調式作品可在維持相同低音的同時改變上面的和聲結構,進而變化出不同的調式,如John Coltrane的”Naima”。Wayne Shorter則偏好上聲部結構類似,但根音不停變換造成和聲節奏較為密集的作曲方式,例如”Speak No Evil”、”Dance Cadaverous”。而有的作曲則刻意選用特殊的音階製造衝突感或是異國風情,例如薩克斯風手Jackie McLean以全音階構築的”Isles of Java”與Coltrane利用Phrygian音階所譜的” Olé”。有的作品則採用在不同段落間,以調式和調性和弦連接交錯的混用型態,諸如Hancock的”One Finger Snap”和Henderson的”Recorda Me”。
即興上來說,音樂家開始大量採用對應音階的音程語彙如四度、五度或更大跳的音 程排列,加上五聲音階的各種變化做為旋律,增加刺激性。而樂曲的開放性則讓音樂家有更多以節奏變化、音符密集度、音量起落、甚至以激烈音色演奏的方式進行 情緒堆疊、建構張力的可能。這樣的即興方式不但奠定後咆勃(Postbop)音樂的根基,其對和聲的解放更與隨後而來的自由爵士息息相關。調式爵士的問 世,確實為爵士樂歷史樹立一個新的里程碑,點亮60年代音樂的諸多可能性。

建議聆聽:
John Coltrane《Giant Steps》、《Olé》
Miles Davis《Kind of Blue》
Herbie Hancock《Empyrean Isles》
Wayne Shorter《Speak No Evil》
Joe Henderson《Inner Urge》、《Inner Urge》

一分鐘搞懂硬式咆勃(HardBop)爵士樂

by 林華勁
有 些人認為硬式咆勃〈Hardbop〉的緣起,是因為當時爵士樂環境為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Dave Brubeck及酷似電影明星James Dean的Chet Baker等白人酷派樂手霸佔的情形下,黑人音樂家所做出的反思。撇開種族方面的社會學論調來看,其實硬式咆勃的基本精神和酷派爵士類似,都在於擺脫咆勃 時代過度強調個人即興及炫技的思維。
硬 式咆勃在音色表現上深受薩克斯風手Coleman Hawkins的影響,有著抖音、滑音、顫音的濃烈表情,以及音量起伏大的激昂表現,節奏組也多半以非常具驅動力的搖擺感鞭策即興者前進。許多音樂家開始 嘗試自行創作,特別是黑人音樂家喜愛回歸黑人傳統,置入諸如靈魂、藍調、福音、進行曲的元素,甚或結合當時和早期節奏藍調息息相關的Boogaloo舞曲 風格,而有”Blues March”、”Moanin’ ”、”The Preacher”、”Sidewinder”這些作品的出現。誠然,這些元素形塑樂迷們熟知的硬式咆勃風貌,但是真正成就硬式咆勃的藝術性創作,應是音 樂家開始大量自行設計的和弦行進和特殊曲式。非功能性半音上下行二五和弦連接以及降二代五和弦行進,雖在咆勃時期即已經出現,但更廣泛被運用在硬式咆勃經 典名曲如”Moment’s Notice”、”Along Came Betty”、”Stablemates”及”Peace”中。不再囿限於32小節AABA曲式,硬式咆勃作曲家在不規則曲式長度和小節數的設計,也讓音 樂更富有挑戰性。
最 具代表性的硬式咆勃樂團,當是鼓手Art Blakey領軍的Jazz Messenger樂團。此樂團猶如硬式咆勃研究所般,培養出Lee Morgan、Freddie Hubbard、Benny Golson、Wayne Shorter、Bobby Timmons等好手,更在兩管/三管編曲上有許多創新。Blakey大開大闔的輪鼓技巧、蘊含非洲律動的Tom-tom打擊、強力驅動的搖擺感,延續火 力直到80年代,眾多年輕新生代如Wynton Marsalis、Terence Blanchard等亦雨露均霑。鋼琴家Horace Silver不論在黑人音樂領域或是實驗性創作俱相當多產,彈跳式的演奏更是放克音樂的先聲。小號手Clifford Brown雖然早逝,和鼓手Max Roach卻也留下讓所有爵士小號學生都得學習的錄音。薩克斯風手Sonny Rollins在動機發展和節奏運用的創意,則擺脫咆勃音樂的陳腔濫調(cliché),讓即興更言之有物。小號手Miles Davis所率領的第一經典五重奏包括薩克斯風手John Coltrane、鋼琴手Red Garland、貝斯手Paul Chambers和鼓手Philly Joe Jones。雖然沒有甚麼個人創作,卻為硬式咆勃的合奏模式立下教科書般的典範。
      
 硬 式咆勃從50年代中期無縫接軌到60年代中期的後咆勃(Postbop)。這個爵士樂黃金時期的精采錄音,多半收錄在爵士大廠Blue Note中。由廠牌創辦人Alfred Lion擔任製作,Rudy van Gelder擔任錄音師,Francis Wolff擔任封面攝影,是Blue Note的勝利方程式。當然,Prestige、Riverside等廠牌也是爵士樂迷挖寶的場所。想當個稱職的爵士樂迷,從硬式咆勃入門絕對是不會錯的 選擇。

 建議聆聽:
Miles Davis《Cookin’》、《Relaxin’》、《Workin’》、《Steamin’》
Art Blakey《A Night in Tunisia》、《At the Cafe Bohemia, Vol. 1/2》、《Caravan》
Horace Silver《Blowin' the Blues Away》、《Horace-Scope》、《Finger Poppin'》
John Coltrane《Blue Train》
Clifford Brown & Max Roach《Clifford Brown & Max Roach》、《Clifford Brown & Max Roach at Basin Street》
Sonny Rollins《Sonny Rollins Plus 4》、《Saxophone Colossus》、《A Night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Lee Morgan《Sidewinder》
Hank Mobley《Soul Station》

一分鐘搞懂酷派(Cool Jazz)爵士樂

by 林華勁
在 咆勃爵士樂發展近十年後,過於強調個人表現、機關槍式不停歇的演奏模式,以及多以現成曲子的和聲架構重寫旋律的作曲手法,開始讓一些音樂家感到疲乏,進而 思索用自行設計新曲及編曲技法來為音樂帶來起承轉合的手法。這樣的概念,延伸出後續的兩大流派:酷派爵士〈Cool Jazz〉以及硬式咆勃〈Hardbop〉。
 
概 念雖然接近,但表現形式的不同讓兩種音樂有著不同的面貌。其中,酷派爵士在音色上的表現受到薩克斯風手Lester Young影響甚鉅,傾向減少誇張的表情如抖音、滑音、顫音等,而以較「直」的方式來演奏。節奏組亦多以安靜、小音量的伴奏形式為主。酷派樂手多具備扎實 的咆勃基本功(請聽Stan Getz在專輯《For Musicians Only》單挑Dizzy Gillespie和Sonny Stitt兩大咆勃天王),但在咆勃音樂的基礎上更強調即興發展的旋律性,並精挑細選用音而悖離咆勃樂流於掃射欠缺思考的手法,則讓酷派音樂家的音樂更易 於為人所接受。
1949 年小號手Miles Davis的專輯《Birth of the Cool》不但直接幫這個新樂風取好名字,更是奠定其代表風格的作品。由九重奏編制呈現、繁複的多聲部編曲技法、溫和的器樂表現、精簡而不冗長的即興、運 用少見樂器如法國號、土巴號等特色,是這張作品成為經典的原因。隨後的Modern Jazz Quartet〈MJQ〉結合古典樂思維、篇幅式的段落安排,致力在即興和編作曲間取得平衡。小號手Chet Baker、上低音薩克斯風手Gerry Mulligan兩聲部對位及對話式的旋律,也在無鋼琴的四重奏中交織出豐富的和聲。鋼琴手Dave Brubeck和薩克斯風手Paul Desmond則分別以豐富和聲技法和動機式旋律發展,讓他們的四重奏廣受歡迎。更別忘了以盲人鋼琴家Lennie Tristano為首,包括其弟子Lee Konitz、Warne Marsh的「Tristano School」,藉其重音不斷錯置、長度不守規則、用音詭奇的旋律創造出獨樹一格的派別。
由 於許多白人音樂家在這種風格的形象鮮明且人數比例居多,導致許多人主觀認定酷派是白人的音樂。但是實際上許多黑人也是酷派風格的代表,例如上述的 Modern Jazz Quartet全部成員、Miles Davis、Chico Hamilton等等。而且,白人酷派樂手也還是常和被歸類為Hardbop的樂手合作,像Lee Konitz和Elvin Jones合錄的《Motion》,或Gerry Mulligan和Thelonious Monk合作的《Mulligan Meets Monk》。再者,酷派爵士常又被稱為西岸爵士,主因在於許多知名的白人樂手如Bud Shank、Shelly Manne活躍在San Francisco、Los Angeles等地區,風格和New York(東岸)強調激昂、黑人元素明顯(律動強烈或藍調/靈魂元素)有所差異,而被樂評冠上的名詞。
 
建議聆聽:
Miles Davis《Birth of the Cool》、《Sketches of Spain》
Modern Jazz Quartet《Django》
Gerry Mulligan《The Original Quartet with Chet Baker》
Dave Brubeck《Time Out》、《Jazz at Oberlin》
Lennie Tristano《Crosscurrents》、《Lennie Tristano》
Stan Getz《West Coast Jazz》、《Focus》、《Getz/Gilberto》
Art Pepper + Eleven《Modern Jazz Classics》、《Art Pepper Meets the Rhythm Section》
Lee Konitz《Motian》、《Lee Konitz with Warne Marsh》
Chico Hamilton《Chico Hamilton Quintet featuring Buddy Collette》
Chet Baker《Chet Baker Sings》、《Chet Baker & Crew》

一分鐘搞懂咆勃(Bebop)爵士樂

by 林華勁
咆 勃爵士樂是爵士樂由通俗音樂邁向藝術形式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當代爵士樂的根基。「咆勃」二字是對應於英文原文「Bebop」音譯而來。但Bebop一詞本 身,亦是狀聲詞,所狀之聲乃是黑人歌手用擬聲唱法(scat)以無意義的語詞所吟唱的旋律。這種新型態音樂剛在40年代興起時,據聞一名記者在聽到咆勃小 號名家Dizzy Gillespie以擬聲唱技哼唱旋律,即將他們演奏的音樂以狀聲形式取名為Bebop,咆勃之號就此定下。


簡 單來說,咆勃音樂是對於大樂團搖擺(Big Band Swing)風格的反動。大樂團人數眾多,仰賴編曲分配每個團員的責任,卻對樂團中的個人表現造成限制。年輕一輩的音樂家因而思考以小編制、減少編曲的方 式來除去枷鎖,盡情展現個人樂思。他們的靈感來源主要是在大樂團時期曾致力於實驗嶄新即興手法的先鋒,諸如鋼琴家Art Tatum、薩克斯風手Coleman Hawkins、Lester Young等。於是在紐約市52街的爵士俱樂部Minton’s Playhouse裡,幾位年輕的「爵士研究生」如薩克斯風手Charlie Parker、小號手Dizzy Gillespie、鋼琴手Thelonious Monk、Bud Powell、鼓手Kenny Clarke等經常互相揪團練習,鑽研新演奏技巧,繼而催生出咆勃音樂。
雖 然許多人對咆勃音樂的印象是刺激飛快的樂曲速度,但是咆勃音樂真正的精神不在「快」,而在即興思考邏輯的不同。大樂團世代的音樂家以水平音階式想法為主, 較少綿長的樂句,節奏的使用較為簡單。相對的,咆勃音樂家傾向以垂直和弦式的方向出發,偏好用旋律將樂曲的和弦行進交代清楚,並運用大量半音繞行造成綿延 不絕的八分音符。而將和弦與和弦行進複雜化,大量強調延伸音(tension) 的手法則增添旋律的諸多可能性。節奏上,咆勃音樂有更多不規則的樂句長度和重音放置,讓初次接觸的聽眾常有猶如「在快跌倒時又重新站直」般的拉扯刺激感。 整體樂團的演奏也受惠於編制縮小空間變大,而在主奏者和伴奏者間有更多互動。這樣的趨勢,也使爵士樂逐漸悖離伴舞的娛樂性質,轉變為音樂家揮灑創意的藝術 層次。
可 惜的是,咆勃音樂的發展正好是當時音樂家們發起罷工的「錄音禁令時期」,其演變歷程成謎。但無疑地,咆勃音樂演奏方式的建立成為爵士樂的必修基礎科學倒是 不爭的事實。有心人應當聽聽經典錄音如Dizzy《Jazz at Massey Hall》、Parker的《Bird: The Complete Charlie Parker on Verve》等,感受一下咆勃的魅力。

一分鐘搞懂爵士樂

By 林華勁
爵 士樂是甚麼?又該如何聆聽?相信這是多數人心中存在已久的疑惑。由於爵士樂至今仍在持續演化中,要給予一個明確定義,確實不是容易的事。音樂如同語言一 般,在發展和演進中依舊保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要如何定義爵士樂,實在無法與它的歷史脫離關係。簡單來說,爵士樂是歐洲的和聲概念與非洲的繁複節奏,在北 美大陸相遇後的產物,並不斷與其他類型的音樂融合激盪而成。在這樣的背景下,讓我們依序探討幾個爵士樂常見的元素。
(一)即興(improvisation):
美國非裔族群喜愛在簡單的曲式上進行即興,早期以藍調(Blues)與受歐洲古典和聲影響的散拍樂(Ragtime)及百老匯音樂劇的曲式和聲做為基本框架,旋律則作為演奏素材來即興,逐步建立爵士樂獨有的語彙。無論在整首樂曲中佔的比例多寡,即興係成為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爵士語彙:
爵 士樂依據發展的過程,塑造它獨有的「單字」和「文法」。40年代的咆勃(Bebop)爵士傳統藉由大量半音繞行、延伸音運用,來清楚交代和聲行進的走向。 60年代的調式(Modal)爵士回歸音階的概念,但以四度和聲、五聲音階的搭配與其他各種音程的排列為主軸,迥異於其他類型音樂中以順階、三度音程、順 階五聲音階的樂句表現方式。自由爵士(Free Jazz)打破和聲、旋律甚至是節奏的規範,以及增添音色上的變化,也是形塑爵士語彙的來源之一。
(三)節奏:
爵 士大師Duke Ellington曾說:「It don’t mean a thing if it ain’t got that swing」。但是隨著爵士樂與各種流行或世界音樂的融合,狹義的傳統搖擺(swing)節奏早已非界定爵士樂的要件。然而,廣義來看,「swing」可 解讀為利用複節奏(polyrhythm)及節奏錯置等技巧,造成強烈律動的方式。受惠於非洲節奏的影響,爵士樂在作曲或即興中,採用不同群組的節奏分句 (奇數群組尤為常見)、節奏上的不規則以及重音的配置來製造張力。
(四)樂團互動:
在兩人以上的樂團中,各個成員間可以藉由互動的方式集體的即興搭配。由於獨奏者是藉由即興發揮創意,樂團的其他伴奏角色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隨著獨奏者的起伏而流動,讓整個樂團成為一個彈性而有生命力的有機體。
當 然上述內容是簡化後的爵士樂面貌。要真正的認識,最主要的還是仰賴親身的聆聽,而欣賞並不見得需要理解上面的所有詞彙。在這個速食的時代,其實相當建議想 多了解的朋友仔細地反覆聆聽一張爵士樂的專輯,甚至是其中的一首曲目。每次的聆聽的重點可僅放在其中一兩個樂器上,例如貝斯是怎麼在樂曲中逐步增添變化、 管樂是怎麼用不同的表情演奏旋律、鋼琴是點綴式的伴奏抑或是較為搶戲地和主奏樂器對話,而鼓又是如何依樂曲發展改變音色和音量。而翻翻CD內頁,專輯製作 的概念可以深入了解樂曲背後的故事,音樂家的名字則可幫助延伸聆聽,找尋這些樂手參與過的其他作品。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吉他手Bill Frisell的大樂團之旅:Bill Frisell/Michael Gibbs/NDR Big Band《Play A Bill Frisell Set List》

做為一個爵士蒐集狂和爵士吉他手的交集身分,「大樂團演奏吉他手音樂」的作品是我格外感興趣的一個類別。Pat Metheny有Bob Curnow's L.A. Big Ban為他編寫《Music of Pat Metheny and Lyle Mays》;John Scofield有Vince Mendoza率領的Metropole Orkest邀演的專輯《54》,也有德國編作曲家Mark-Anthony Turnage邀演的《Scorched》;Mike Stern則有丹麥的DR Big Band邀演的《Chromazone》;即便年輕一輩的Kurt Rosenwinkel也有葡萄牙的Orchestra de Jazz Matosinhos邀演《Our Secret World》。就吉他巨星來說,獨獨Bill Frisell在這個項目始終缺席,不免讓人感到遺憾。
樂迷的渴求,他都聽到了!Frisell這不是來了嗎?著名的大樂團編作曲高手Michael Gibbs和Frisell和德國的NDR Big Band錄製了新專輯《Play A Bill Frisell Set List》,演繹"Throughout"、"On The Lookout/Far Away "、"Monica Jane"等Frisell的經典創作!

Gibbs 在60年代中是和Steve Swallow、Gary Burton、Carla Bley等同屬一夥,彼此經常合作,是位經驗豐富的大樂團編作曲家。他在Frisell的音樂生涯扮演著至為關鍵的角色。Frisell年少時即在父親帶 去聆聽的音樂會中親睹Gibbs大樂團的震撼力,進而找了許多Gibbs的錄音來聽。就讀Berklee時,Frisell驚喜的發現Gibbs恰好擔任 作曲的客座教授,立刻如海綿般吸收了Gibbs的知識,而Gibbs也在Frisell的演奏找到許多獨樹一格的聲音而讚賞不已。後來Frisell短暫 移居比利時適逢Gibbs的歐洲巡演,Gibbs立刻連絡上Frisell前往英國演出,同團的貝斯手正是曾參與Pat Metheny作品《Watercolors》錄製的Eberhard Weber。在Weber的引薦下,Frisell和知名歐洲爵士大廠ECM搭上了線,也正式開啟Frisell傳奇的生涯。是故,Gibbs可說兼為 Frisell在音樂上的啟發者和牽線者。我們得以聽到Frisell的創意揮灑,Gibbs功不可沒。
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合作吧!

同場加映,Michael Gibbs和Gary Burton的作品《In The Public Interest》:

專輯購買資訊:https://cuneiformrecords.bandcamp.com/album/play-a-bill-frisell-set-list

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2015上半年爵士新作品精選,火辣出爐!

2015年的上半年很快的過去了,我的生命也持續地燃燒中....不過在此還是來談談這個年度目前為止聽到的佳作!!但是啊,看完以後如果有聽到很棒的、真心喜歡的......千萬去買正版啊!!!
Petros Klampanis - Minor Dispute
之 所以會知道這位希臘籍,在紐約打滾的貝斯手,是因為他的第一張作品《Contextual》就找了我現正熱愛的吉他手Gilad Hekselman參與錄製。他非常喜愛採用弦樂的編制,這張新專輯也不例外,而鋼琴手Jean-Michel Pilc的加入也替專輯帶來非常震撼性的演出。Petros很喜歡像是樂章式的寫曲方式,每首曲子都會有多個段落的起承轉合。第一首曲子"Minor Dispute"在非常旋律性的第一段與非常律動性的第二段交錯,Gilad在兩個段落分別以原音和distortion演奏,尤其是第一段的搭配他 legato的彈奏,氛圍非常契合。"Monkey Business"則非常有以色列那掛的風味,在快速的三拍段落後,只剩弦樂四重奏的部分超級好聽。緊接著的六小節4/4又轉到完全不同的節奏律動,是個 十足驚喜的轉折。此外還有Gilad在前年的專輯《This Just In》原本就已很動聽的作品"The Marching Sadness",在Petros的弦樂編曲下更美了。這真的是一張非常非常值得一聽的作品,是我六個月來一直反覆重聽的佳作。

p.s. 這張專輯許多曲子都有拍攝MV,和CD的演奏不同,想聽不同版本的朋友可到Youtube找。
Tigran Hamasyan - Mockroot
爆 炸!爆炸!再爆炸!除了爽字沒有別的再可以形容聆聽鋼琴手Tigran的感受。延續《Shadow Theater》的風格,Tigran的作品有淒美的旋律,有極具特色的人聲吟唱,有重金屬般的超激低音砸琴,有極度複雜的變拍與奇數拍,結合起來就是他 獨樹一格的演奏,沒有人能複製。樂團的鼓手老班底Nate Wood和薩克斯風手Ben Wendel這次僅出現在第二首,其他則與兼操作電子樂器的鼓手Arthur Hnatek和電貝斯手Sam Minnie以三重奏編制為主幹。"Entertain Me"非常爆炸,是35/8切成5x4+3x5的複雜節奏,聽了以後你或許會想回去聽Metallica或是Anthrax...。而曲目也不 乏"Lilac"這樣動人的小品,讓人想起Tigran先前的獨奏專輯《A Fable》。集暴力美學和優美旋律於一身,Tigran的音樂真的很迷人。

Donny McCaslin - Fast Future
我 不會說這張新作品超越前一張《Casting for Gravity》,但是薩克斯風手Donny McCaslin的新作品持續了高水準的編作曲,也走出和前一張略略不同的方向。自《Perpetual Motion》開始,McCaslin就積極地脫離原音Postbop的路線,往電子、搖滾的方向前進。《Casting for Gravity》展現成熟的融合成果,和Mark Guiliana、Jason Lindner和Tim Lefebvre的四重奏演出精彩異常。此次McCaslin在運用電子聲響和舞曲元素上更為洗鍊,部分曲目如"Love What is Mortal"雖然帶些流行元素,卻不會覺得突兀。除了標題曲"Fast Future"強烈律動的低音讓人想隨之舞動外,"Love and Living"切分十足的貝斯線條也同樣讓人大呼暢快。今年必聽!

Joe Lovano & Dave Douglas Sound Prints - Live At Monterey Jazz Festival
頗 久以前就聽說這個組合的巡迴,但是遲至今年終於有了錄音問世。Lovano和Douglas曾一同與John Zorn的Massada錄音,這次則是受到薩克斯風傳奇大師Wayne Shorter的啟發而再度相聚創作新曲。Shorter自從和鋼琴手Danilo Perez、貝斯手John Patitucci及鼓手Brian Blade共組四重奏後,絲毫不受樂曲限制、默契十足同時進退,甚至有時候各個團員間的即興不分先後的彼此交纏發展的演奏型態,奠定了非常高層次的自由互 動即興。或許受到這樣的啟發,兩位音樂家邀請了鋼琴手Lawrence Fields、貝斯手Linda Oh及鼓手Joey Baron一同巡迴錄音。就聽覺來說,他們的主旋律寫法,例如"Sound Prints"和"Weatherman",比較像Ornette Coleman般,如民謠般的旋律,有些鬆散而不規則的節奏結構。但互動上來說卻非常的有Miles第二個五重奏般彈性十足的起伏。Joey Baron真的是一位打甚麼像甚麼的優異鼓手,並且很會隨著音樂的流動增減能量。Linda Oh近年在追隨Douglas下愈來愈成熟的伴奏,讓她可以緊咬著即興者或是鼓手的動機調整線條。Laurence Fields則展現和他在小號手Christian Scott樂團中完全不一樣的彈奏,空間感發揮得非常好。很久沒聽到這麼純粹的原音Postbop/Free的作品,這兩位老將充分展現自己能裡能外的高 超技藝。

Lage Lund - Idlewild
吉 他手Lage Lund至今發表了四五張作品,但這張三重奏反而是我最喜歡的。節奏組是老班底貝斯手Ben Street和鼓手Bill Stewart。當代每個吉他手的三重奏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Jonathan Kreisberg常以直線前進的旋律和放他超技的絕招,Gilad Hekselman喜歡玩多聲部移動的線條與非常legato的音色變化。Lund則常常相當耐心的玩弄voicing,在空間感和密集的旋律線間交錯, 不慍不火的發展。聽聽他在Up tempo的曲子如"Rumspringa"、"So In Love"和"Just One of Those Things"的即興即可窺得一二。

OWL Trio - Arts and Letters
由 貝斯手Orlando LeFleming、薩克斯風手Will Vincent和吉他手Lage Lund共組的無鼓三重奏OWL Trio在前年的首張同名專輯就有非常傑出的表現。雖然多數曲目為標準曲,但是這個三重奏不斷以新鮮富創意的旋律詮釋,讓即便熟悉這些曲目的我也驚嘆於他 們的旋律編織能力。新發行的這張雖然稱為EP,但也有七首曲目,且除了John Coltrane的"Countdown"外全為原創。許多曲目讓Lund展現如Bill Frisell般層層堆疊的和聲技巧,以及和Vincent間的互動。和前一張的風格有別,這張新作品有更多的空間運用,值得一聽。
  Stephane Belmondo - Love for Chet
又 是張無鼓三重奏!這幾年向小號大師Chet Baker致敬的專輯眾多,其中有張《I Remember Chet》是法國小號手Eric Le Lann、吉他手Nelson Veras和貝斯手Gildas Boclé的組合。今年另一位小號手Stephane Belmondo、吉他手Jesse van Ruller和貝斯手Thomas Bramerie則用同樣的編制來向Chet Baker致敬。吉他手彷彿決定了一切般,Jesse非常律動的節奏和扎實的音色,與Veras的尼龍弦吉他與陰森的旋律截然不同。比較兩張同樣出現 的"Love for Sale"即可得知其差異。兩張Chet的致敬專輯雖然各異其趣,但是都非常推薦。

Laurent Coq - The Lafayette Suite
薩 克斯風手Miguel Zenon在2012年的專輯《Rayuela》是我認識Laurent Coq這位法國鋼琴手的源頭。這張作品用了奇特的編制,除了薩克斯風和鋼琴外,Dana Leong演奏長號或大提琴,Dan Weiss則演奏Tabla和percussion,但音樂卻具有十足的張力。今年Coq自己專輯則邀請紐約當紅的薩克斯風手之一Walter Smith III加入樂團,並由同樣來自紐約的貝斯手Joe Sanders和鼓手Damion Reid擔任節奏組。這套組曲是由Mid Atlantic Arts Foundation與French American Jazz Exchange兩個組織委託創作,紀念曾參加法國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的Marquis de Lafayette。撇開專輯背後的意義,這套組曲彰顯了Coq的創作能力,許多段落是由鋼琴/薩克斯風二重奏展開並逐步邁入主題,Coq在樂團合奏中同 時以和貝斯相合的低音與和薩克斯風互補的中高音分散和弦伴奏。整個樂團彼此聆聽彼此互補,聽聽"Baron Johan De Kalb"中各個樂器的呼應吧,真的可以感覺的到他們之間的默契 (不過這首Joe Sanders的拉弓實在是音不太準...)。

Phil Donkin - The Gate
會 聽到這張專輯的原因其實是Ben Wendel的參與。最近實在很喜歡這個薩克斯風手的演奏 (還有Walter Smith III)。其他參與這張專輯錄製的還有鋼琴手Glenn Zaleski與鼓手Juchen Rueckert。第一首"La Jurona"是首4+5的9/4作品,Rueckert趣味地把拉丁的2-3 Clave打在9拍中,Donkin不斷反拍的貝斯則增添了動感。"Birthday Samba"不規則卻隨著主題旋律流動的小節聽來非常自然。"Yesterday at My House"快速、複雜的旋律和充滿驚喜的節奏也相當逗趣。可以聽得出Donkin在作曲上花了不少有趣的心思。

Dave Douglas - High Risk
鼓 手Mark Guiliana可說是現代鼓手中除了Jo Jo Mayer外,打電子碎拍的代表人物。其炙手可熱的程度,由眾多大咖爭相邀約的情形可見一班。在Donny McCaslin、Jason Lindner和Brad Mehldau後,下一個排到隊的是McCaslin的導師小號手Dave Douglas。前幾年McCaslin即曾帶他的四重奏邀請Douglas一起巡迴過,Youtube上有非常精采的演出片段。或許受到這個巡迴的激 勵,Douglas也決定和Guiliana合作,但是電子效果則由Shigeto負責 (他本人也是相當優秀的鼓手)。電貝斯則由Jonathon Maron擔任。雖說上述這些音樂家都表示他們受到當代電子音樂人物Aphex Twin的影響,但是恐怕Dave Douglas的作曲氛圍是最接近的。和Donny結合搖滾的爆炸魅力、Guiliana強烈到讓人不停甩頭的律動、Lindner奇特的和聲色彩及 Mehldau大秀雙手技巧的風格相比,Douglas的作曲讓人想起Aphex Twin的《 Selected Ambient Works 85-92》,不躁進的讓旋律慢慢發酵。

Antonio Sanchez & Migration - The Meridian Suite
今 年因為電影"鳥人"成為奧斯卡配樂最大遺珠的鼓手Antonio Sanchez,和他的Migration樂團發表了《The Meridian Suite》。雖然我還是覺得他和波多黎各薩克斯風雙雄Miguel Zenon、David Sanchez及貝斯手Scott Colley的作品《Live In New York At Jazz Standard》很難被超越,但是這張《The Meridian Suite》仍足以稱為他近幾年最棒的作品。在保持貝斯手Matt Brewer及鋼琴手John Escreet的陣容下,薩克斯風由前一張《New Life》的McCaslin/Davie Binney雙管縮編為Seamus Blake的單管,爆炸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和《New Life》過多Modal曲目、有點失之歐北尻相比,這張的流動性強的多,編曲非常豐富。節奏組給予Blake的火力支撐只有一個爽字可言。想爆炸嗎?來 聽這張吧!!

當 然除此之外,還有Robert Glasper的《Covered》、Mark Guiliana的《Family First》、The Bad Plus和Joshua Redman的《The Bad Plus Joshua Redman》、Snarky Puppy的《Sylva》、Matt Stevens的《Woodwork》、Dayna Stephens的《Reminiscent》、Vijay Iyer的《Break Stuff》、Chris Potter Underground Orchestra的《Imaginary Cities》、Avishai Cohen的《From Darkness》、Jack DeJohnette的《Made In Chicago》及Kenny Wheeler的《Songs for Quintet》等,都很值得聽聽。如果大家有錢的話....就全梭了吧(怎麼可能)!!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爵士編作曲家/法國號/長笛手Gunther Schuller辭世

繼日前的自由爵士薩克斯風大師Ornette Coleman後,爵士音樂圈再損失一位巨人。創造「Third Stream」一詞的爵士編作曲家/法國號/長笛手Gunther Schuller以89歲高齡在昨日辭世。
Schuller 本身是古典交響樂團的音樂家,但是一直對當時發展中的爵士樂深感興趣。在認識了後來成為Modern Jazz Quartet當家編作曲者的鋼琴家John Lewis後,他透過Lewis結識許多當時爵士樂的先鋒人物,並參與了他的首張爵士錄音,同時也是張歷史級的重要錄音:小號大師Miles Davis奠定Cool Jazz派別名稱的經典之作《The Birth of the Cool》。據他所稱,專輯裡的"Moon Dreams"這首曲子編曲非常艱澀,在大家錄音許久始終合不起來的情形下,他自願跳出來邊演奏邊指揮,才完成了這個錄音。雖然未參與這張專輯的實際編作 曲,但Schuller卻也是讓成品得以問世的一個重要角色。
有 感於古典和爵士的不同魅力,他開始致力於將古典樂的豐富編作曲技巧與爵士樂的即興元素融合,並認為美國的兩大主流音樂(應該是指在當時...):古典樂和 爵士樂分別是First Stream和Second Stream,因此相結合的成果就稱為Third Stream。和前述的鋼琴家John Lewis有相同的見解,他們共同成立了Jazz & Classical Music Society的組織,努力推廣這種音樂類型。
Schuller 對於Third Stream沒有極度明確的定義,僅列過一個「What Third Stream is not」的負向定義清單(註1)。而即便Darius Milhaud、Aaron Copland等古典音樂家曾運用過「爵士元素」在作曲中,Schuller亦批評其作品低估了「即興」這項爵士樂的特色,認為他們的作品完全不屬於 Third Stream的範疇。Schuller本人則秉持著他對古典和爵士樂的深厚理解,錄製了”Transformation”、”Concertino” “The Visitation”、”Variants on a Theme of Thelonious Monk”等作品。
甚 至,Schuller和剛辭世的Ornette Coleman的關係亦是匪淺。Schuller曾編寫一張專輯,是標題與內容相當不符,幾乎沒有John Lewis參與的專輯《John Lewis Presents Jazz Abstractions》(註2)。其中第一首作品"Abstractions"以12音列技法寫成,並邀請Coleman即興演出,是非常棒的一個合 作。然而後來這首曲子據稱有另一個版本是和Eric Dolphy共同詮釋,Schuller表示這首作品在研究過12音列的Dolphy手中確實較接近他自己心裡的聲音。
雖 然一開始因為大多數爵士音樂家對古典了解不深,古典音樂家也無法體會爵士的律動,合作上並不順利,甚至被樂評看衰認為兩種類型的音樂並無法結合,但隨著愈 來愈多「會說兩種語言」的音樂家出現,Third Stream的概念逐漸發酵。在Schuller與其他類似理念的音樂家如George Russell、Charles Mingus、Gil Evans等的努力下,Third Stream已經變成爵士樂根深蒂固的一部份。後續的許多專輯如Miles Davis/Gil Evans合作的系列作《Sketches of Spain》、《Porgy & Bess》、《Miles Ahead》、Stan Getz的《Focus》甚至到近代些Michael Brecker的《Wide Angle》、John Scofield的《Scorched》、Chris Potter的《Song for Anyone》、Esperanza Spalding的《Chamber Music Society》(註3),都是極具代表性的Third Stream專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這些專輯中非常複雜細膩的編曲手法,以及音樂家們在即興上的精采表現,徹底展現Schuller的Third Stream精神 。
 
 


感謝Schuller對爵士樂的貢獻。R.I.P.。

(註1):根據Shuller的說法,此清單為:
It is not jazz with strings.
It is not jazz played on 'classical' instruments.
It is not classical music played by jazz players.
It is not inserting a bit of Ravel or Schoenberg between be-bop changes—nor the reverse.
It is not jazz in fugal form.
It is not a fugue played by jazz players.
It is not designed to do away with jazz or classical music; it is just another option amongst many for today’s creative musicians.
(註2):裡面只有一首曲子是Lewis所作的"Django",Lewis本人則沒有演出任何曲子
(註 3):Michael Brecker的《Wide Angle》和Esperanza Spalding的《Chamber Music Society》都是由非常厲害的編作曲家/鋼琴家/手風琴家Gil Goldstein進行編曲(他今年剛隨Bobby McFerrin訪台);John Scofield的《Scorched》是由英國的編作曲家Mark-Anthony Turnage所編曲;而Chris Potter的《Song for Anyone》則是由他本人包辦編寫曲(Potter:怎樣我就是甚麼都會啊,咬我啊?)。
參考資料:
1.  更多關於Third Stream:http://www.eichlernetwork.com/article/mid-century-breakthrough-third-stream-music
2.  鋼琴家Ethan Iverson對Gunther Schuller進行的訪談:http://dothemath.typepad.com/dtm/interview-with-gunther-schuller-1.html
3. Michael Brecker的Wide Angles現場:

4. Esperanza Spalding Chamber Music Society現場: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小號手Dave Douglas的Greenleaf廠牌歡度十歲生日

國內知名樂評家小威老師最近在「音響論壇」雜誌發表了小號手Dave Douglas的文章《風格百變多元的爵士小號手 Dave Douglas》的同時,Douglas所成立的Greenleaf廠牌也悄悄過了十歲生日!自Douglas在05年的《Mountain Passages》做為該廠牌的第一張發行作品開始,Greenleaf陸續發行Douglas的新作品。Douglas一直以來都喜歡用不同的編制創 作,但是他和薩克斯風手Chris Potter的五重奏始終最令我印象深刻。然而新廠牌的建立也象徵著「Potter時期」的結束,隨後的五重奏作品都由另一位其實跟Potter算是差不 多時間出道,卻到近幾年才逐步打下知名度的好手Donny McCaslin擔任。《Meaning and Mystery》和《Live at the Jazz Standard》是這個樂團非常棒的錄音,我尤其喜歡"Blues to Steve Lacy"這首有點mournful、卻又保有Douglas慣用的和聲手法的作品。而"Earmarks"這首略帶放克律動的節奏以及菱角分明的旋律的 曲子,則給整個樂團更多交換即興互動的空間。
 而 順理成章地,McCaslin旋即也加入Greenleaf家族。正好McCaslin的加入也是他的音樂生涯的轉捩點。以往多以原音編制為主的 McCaslin在進入Greenleaf後連續推出《Perpetual Motion》和《Casting for Gravity》兩張佳作,一張以較搖滾的聲響為主,一張則電子色彩多了一些,但都是McCaslin加入鍵盤、Groove-based音樂的嘗試。尤 其後一張的節奏組由鼓手Mark Guiliana、鍵盤手Jason Lindner和貝斯手Tim Lefebvre的組合不論是在強烈律動中一再拆拍、以"micro time"手法(註1)玩弄節奏或是音色上的變化多端(Lindner和Lefebvre都用了很多效果器),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啊!

近 幾年Douglas又大幅改變五重奏的陣容,除薩克斯風手更替為曾獲Monk Competition冠軍肯定的Jon Irabagon外,鋼琴手由Matt Mitchell取代Uri Caine,貝斯手和鼓手則分別由Linda Oh和Rudy Royston取代James Genus和Clarence Penn。新五重奏的作品《Be Still》與《Time Travel》兩張風格截然不同,前者詩意而具有鄉村/民謠風味,後者則回到Douglas精擅的Postbop/Free Improvise風格。這兩張的合作也促使Linda Oh和Rudy Royston加入Greenleaf的行列。其中Linda Oh不但曾另隨Douglas參與以三支小號為front line的Tea for 3計畫巡演(另兩位為Enrico Rava和Avishai Cohen),也在Greenleaf廠牌發行的專輯《Initial Here》有傑出的表現。鑽研過Dave Holland的音樂以及印度音樂的她,編寫了"Ultimate Persona"這首不規則的節奏循環作品。將西城故事中的"Something's Coming"和Stravinsky的"Les Cinq Doigts"重配和聲並串接為postbop色彩的作品也相當有趣。
 回 到Douglas身上,他除了和薩克斯風大師Joe Lovano共組Sound Prints樂團巡迴了數年後總算要在Blue Note廠牌推出錄音外,也已宣告他透過Donny McCaslin結識並醞釀的新樂團High Risk已完成新專輯的錄製,確定的團員除McCaslin外尚有Mark Guiliana、貝斯手Jonathan Maron及負責電子效果的Shigeto。據先前看過的Youtube片段來看,音樂風格應該就像下面的影片這樣:

當然,十週年慶祝活動是少不了的。就請大家自行參照Greenleaf的網頁下單搶購吧!
(註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5_JehKJp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