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Alban-Lotz Quintet

2015/11/6 @ 文水藝文中心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淺談爵士吉他(5)

爵士樂史上兼具有無人能及的搖滾爆發力和能量,又可演奏出旋律優美的acoustic guitar的吉他手,非John McLaughlin莫屬。生長於英國的McLaughlin受到當時的明星搖滾吉他手Jimi Hendrix的狂野式solo及Blues rock大量的影響,在演奏了幾年的R&B、流行搖滾後,於1969年錄製了第一張專輯Extrapolation。Sax手John Suman較扁平的音色在McLaughlin的創作中卻是異常的契合,同名曲Extrapolation就在bass手Brian Odges的vamp下展開,並在曲式的中間轉為極快速的double time,但Suman及McLaughlin超人一等的技巧卻毫不費力的演奏。而和聲的使用及安排已經略有日後McLaughlin的名團Mahavishnu Orchestra的影子在,與爵士樂傳統的和聲大不相同。This is for us to share的互動與鋪陳令人想起Miles Davis五重奏的Nefertiti的Rhythm...

淺談爵士吉他(4)

Mike Stern也許感覺上「豐功偉業」並不如Pat Metheny、John McLaughin、John Scofield那樣的多,但是在即興上的爆發力絕對不輸他們。許多接觸rock已久的吉他手亦是聽到了Mike Stern充滿搖滾式節奏及能量的即興才開始對爵士音樂有興趣並進而學習(至少我的爵士樂老師之一吉他手Fabien Degryse就是,呵呵..)。與McLaughlin及Scofield有著相同的經歷,Miles Davis亦曾在80年代的funk fusion作品Man With The Horn、Star People及We Want Miles中聘用了這位從小亦是在Blues及搖滾樂的環境中長大的吉他手。跟Scofield還有個重疊的生涯際遇就是他也曾短暫加入Billy Cobham & George DukeBand。早期的Mike大多亦為他人的sideman,最著名的即是於Jaco Pastorious的Word of Mouth Big Band中擔任吉他手。...

淺談爵士吉他(3)

如果Pat Metheny是用滑如綢緞來形容,John Scofield就是稜角分明了。相對於Pat多較diatonic的聲響及快速音群製造樂句高潮的手法,Scofield則充滿了大跳式的音程及強烈的節奏感,並擅長使用一些特殊picking方式及feedback所造成的音效來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John Scofield自11歲起便開始彈吉他。從小受到許多blues與rock影響甚深的他,直到遇到第一位吉他老師Alan Dean才開始接觸爵士樂,並進而至著名的波士頓Berklee音樂學院學習。在這段時間他曾加入了Chet Baker及Gerry Mulligan的樂團演出並巡迴,Baker & Mulligan最著名的專輯At Carnegie Hall中即有Scofield的蹤影。之後加入fusion鼓手大師Billy Cobham及鍵盤手George Duke的樂團是他的第一個轉捩點。此樂團曲風多為拉丁樂風與Funk樂風的結合,正好投Scofield所好。之後與M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