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Alban-Lotz Quintet

2015/11/6 @ 文水藝文中心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今天!薩克斯風手Chris Cheek發表新作【Saturday Songs】!!

90年代的紐約爵士音樂圈有三位厲害的薩克斯風手都叫Chris,最知名的一位是奪得91年Monk Competition第三名、現已雄踞當代爵士主流樂壇領導地位的Chris Potter。另兩位名氣雖有所不及,卻也都是備受圈內同儕敬重的人物。一是經常和Jim Black、Tim Berne、Dave Douglas、Skúli Sverrisson、Hilmar Jensson等前衛人物廝混的Chris Speed。另一則是風格遊走於主流和前衛之間的Chris Cheek。 三位音樂家中,Chris Cheek無疑是最低調的一位。出道二十多年來,作品僅只有四張!其他時間,Cheek大量地為人作嫁,錄了好幾十張擔任Sideman的專輯,近年更廣 受歐洲爵士音樂人的邀請赴歐錄音與演出。睽違上一張作品,2006年的【Blues Cruise】達十年之久,Cheek總算在今天推出新作品【Saturday Songs】了! 在介紹新專輯之前,先讓我這個腦粉來協助大家回顧Cheek 的過往。我個人非常喜歡Cheek情感十足的聲音,雖然主要樂器是Tenor,卻讓人感覺彷彿是吹著Alto或Soprano般清亮、醇潤的音色。他的演 奏旋律性非常強,很少耳熟能詳的"licks"。同時,他也精於演奏soprano和baritone,音色同樣迷人。97年發表的【I ...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6/19 Kurt Rosenwinkel演奏會先修班

爵士吉他在融合爵士的問世後,一飛衝天成為足以與管樂抗衡的樂器(finally)。60年代末的Larry Coryell和John McLaughlin分別在Gary Burton和Miles Davis旗下嶄露頭角,是融合爵士吉他的先驅。緊接著,70年代到80年代間,Pat Metheny、John Scofield和Bill Frisell成為最具影響力的Big Three(註1),特別是Metheny所建立的樂句和演奏技巧,其陰影絕對足以籠罩幾乎所有的現代爵士吉他手。而到了90年代,引領爵士吉他走向的吉 他手大致有Kurt Rosenwinkel、Ben Monder、Adam Rogers這幾位。其中,Kurt絕對是繼Metheny後,扭轉爵士吉他聲響的第一人。 Kurt為爵士吉他帶來的變化可以從幾個方向討論。 音色: 他特別喜歡用delay效果器製造空間感,這和Metheny、Scofield以及John Ambercrombie以降偏愛的chorus效果器截然不同(註2)。Frisell實際上是大量使用delay效果的第一人,但是在Kurt採用以 後,才蔚為當代爵士吉他的主流。聽聽Mike...